巳时如意 桃花坞版刻年画 杜洋
最近,年画的话题突然热了起来,起因与中国春节申遗成功密切相关。年画这个民俗美术门类,经过多年的恢复、传承和创新,是该到“红”的时候了。就如同阳澄湖的大闸蟹,历经成长淘汰,膏肥黄满,捆扎上笼,火候正好,掀开来,满笼尽是黄金甲。
年画的品种很多,就如同天下各个湖泊的大螃蟹一样。“南桃北柳”,说的是苏州的桃花坞年画、天津杨柳青年画,还有山东潍坊的杨家埠年画、四川绵竹年画、河南开封朱仙镇年画、河北武强年画、陕西凤翔年画、湖南滩头年画、广东佛山年画、山东高密扑灰年画……新恢复起来的年画品种,俨然雨后春笋一般。
最早是南北品种,后来是中国四大产地,再后来是十个主要产地。其实就江苏来说,已知的就有苏州、扬州、南通、南京、无锡等,当然目前依然规模化存在的还是要数苏州桃花坞。
苏州桃花坞又分为两地。一地为桃花坞木版年画博物馆,地处在桃花坞片区;另一地则在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的桃花坞木版年画社,这个社名还是郭沫若先生所题写的呢。两个传承基地都有新生代传承人,每年都有新作品呈现,并且主动走向社会、对接市场。这就是桃花坞年画能够得以持续开花和结果的原因所在。
展开剩余51%桃花坞年画的传承人,从老一代的房志达、凌虚、劳思、叶金生、凌君武、王祖德、张晓飞、卢平等人,再到新生代,即“八零后”的一批人如孙一波、乔兰蓉、杜洋、王静宇、叶小香、杜娟等,再到现在新一代的拜师人,更是数不胜数。桃花坞年画的一个好处就是师傅带徒弟。房志达先生十几岁进入“王荣兴”当学徒,到自己手把手带徒弟,磨刀、固板、摸版、拉纸、印刷等,一道一道工序来。如今,孙一波、王静宇、乔兰蓉、杜洋等人也都有了自己的徒弟,继续“传帮带”。
桃花坞年画还有一个特质,那就是既走向学院,又走向市场。如乔兰蓉、杜洋、王静宇、孙一波等人都是毕业于专业院校,而且还曾去过更高的学堂,如中央美院去进修。而卢平更是直接在中央美院版画系担任教职。凌君武先生则是毕业于央美,就职于央美,后因为特别热爱这门艺术,主动回到苏州,就住在唐伯虎的桃花庵里闭关创作,终于成就一种崭新的“桃花坞面孔”,才子佳人、园林妙境、梦幻镜像等,都是耐人寻味的“刻版”画面。
桃花坞年画,虽然古老,却广受新一代年轻人喜欢。无论是夸张的钟馗、威武的关公,还是婀娜的仕女、动感的童子,还有极具代表性的《一团和气》,怎么看都像是三个人像的立体画,却可以追溯到明中期的一个神秘的宫闱传奇。
去年六月,我曾专门赶赴日本广岛去看桃花坞年画的精品展,因为更多的早期作品流失到了海外。但今年年初,我就在浙江海宁的奥莱美术馆里,见到了几十幅从海外回流的桃花坞精品之作,这是一位私人收藏家金亮先生的大手笔。使我感觉到,年画是应该红了,因为她就像是一位渐渐成熟的妙龄女子,是到了出阁之年了。
王道
校对 盛媛媛app股票配资
发布于:江苏省